|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幼教同仁,享用更多功能,海量资源轻松获取。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
十二月建,以北斗七星(大熊座)之斗柄——摇光星所指方位而立建。
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十二个“节气月”,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节气变化有密切关系。
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等七颗星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
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位,也因此成为上古时代人们判断节气的依据。
干支历将一岁划分为十二辰(或“十二月令”),每月令含两个节气,斗柄旋转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
在古老文化中,干支时间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即,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为起点,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易·系辞》:寒暑相推而岁成。
《太平御览》卷17引《释名》曰:“岁,越也。越,故限也,年进也,进而前也,祀巳也,新气生,故气巳也,载载生物也。”《开元占经》卷67引《淮南鸿烈间诂》曰:“斗杓为小岁。(注:)岁之言越历十二辰而行。”斗柄循环旋转而依次指向不同的方位,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开始,经东、南、西、北转一圈,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故“斗柄回寅”为春正。
古老天文学称北斗星斗柄所指为“建”。
斗柄旋转一圈为一周期(立春到下一立春),谓之一岁。“岁”又名为“摄提”、“太岁”,是天皇氏时代创制的纪元星名,以“岁”来表示寒暑交替。《尔雅·释天》记载的太岁名称:「大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岁阳,大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每岁之中,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十二月建分别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十二月建(十二月令)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属阳历月,不同于阴历月(朔望,分为初一十五等)。农历是阴阳合历,初一十五等是阴历,是月亮历,而节气是论太阳与地球关系,属阳历。
十二月令的划分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即以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二十四节气中的节),作为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之始。这样一来,虽然农历为同一个月,但如果交节在月中,那么交节前为上个月的月令,交节后为下个月的月令。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节”和十二“气”(由于“气”处于两“节”中间,因此亦被称为“中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