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中原幼教网

搜索

[切换城市]

[教师成长] 幼儿教师如何记录幼儿的游戏活动

[复制链接]
中原幼教发布
2020-7-3 00:00:00 4747 0 看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幼教同仁,享用更多功能,海量资源轻松获取。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
如何记录幼儿的游戏活动



wmi6Y0dinY4EIXHE.jpg

   
观察记录是指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写下来,以期对幼儿的发展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审视环境和教育的适宜性。教师撰写观察记录的关键是能否抓住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并认真、细致地观察,再客观、详尽地描写出来。

一、观察记录书写的基本方法

观察记录在书写的时候可以采用“叙述+分析+反思”的三段论式,也可以采用“夹叙夹议+反思”的两段论式。如果故事相对简单,描述也很简短,可以采用第一种方式;如果故事较长,情节较复杂,采用第二种方式会更轻松一些。考虑到幼儿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幼儿教师在做观察记录时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较为便捷的方式。

1.图片故事记录
     图片故事记录,是指教师通过图片来反映幼儿的游戏过程。为方便大家阅读,教师可以在每幅图片下面写上几句话。

2.便笺条记录
     便笺条记录,是指教师在带班期间随身携带一个便笺本,将对幼儿的观察随机记录在便笺条上,之后有时间可以整理一下,没有时间,也可以将其当作非正式的观察记录。

3.视频、录音记录
     视频、录音记录,是指教师把幼儿的游戏过程录下来,当作游戏资料保存起来。原来我们一直把视频和录音当作记录的辅助工具,其实,视频和录音本身就是记录的一种方式,而且是最真实、最形象的一种记录。如果做观察记录不是为了给别人凑数或者保存在档案盒里以备检查,那么,采用视频、录音的方式记录更有助于研讨和交流。

二、观察记录的一般构成

如果采用叙事的方式做观察记录,一篇观察记录应该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1.观察记录名称
     就像写作文需要一个题目一样,观察记录也需要一个题目,但题目不要起得太大,且应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如“鹅卵石搬家记”“开着房车去旅游”等。笔者曾经看到有些教师的观察记录,起名叫“户外游戏观察记录”“孩子们的表演游戏”等,这样的题目就太笼统,且没有具体的指向性。

2.观察目的
     现阶段,幼儿教师写的观察记录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乏观察的目的性,比较随意。这说明教师在做观察记录时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并没有把观察记录与幼儿评价、环境材料投放、教师指导、教学计划等联系起来,也没有利用好观察记录进行有效的教研活动,以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例1:
观察目的:益智游戏区新投放的五子棋材料的适宜性。
做观察记录时可以记录每天来玩的幼儿人数、幼儿持续玩的时间、幼儿的玩法、幼儿玩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解决的办法,等等。连续观察3~5天后就可以评判五子棋材料的适宜性。

例2:
观察目的:小班幼儿以物代物的表征能力的发展。
做观察记录时可以选择娃娃家、小餐厅等角色游戏区,观察幼儿如何使用身边的物品,观察他们寻找的替代物与真实物品的相似度,以及是否会一物多用、以虚代实,等等。

例3:
观察目的:建构游戏区教师介入指导的适宜性。
做观察记录时可以选择建构游戏区,记录教师介入前后幼儿的游戏状态,以及教师介入的具体时机、具体方式等。

3.观察时间、地点
     记录观察时间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评价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比如,9月份的观察记录,记录的可能是一个刚入园的幼儿;而6月份的观察记录,记录的可能就是已入小班近一年,将要升中班的幼儿。虽然都是小班的幼儿,但他们的行为表现可能差异巨大。之所以记录观察地点,是因为这是幼儿的游戏行为发生的背景之一,而幼儿在室内和在户外的游戏行为也有很大的差异。

4.观察对象、观察人或记录人
     教师在写观察记录内容之前写上观察对象、观察人或记录人,有助于别人一目了然地了解观察记录的基本信息。

5.观察内容
     观察记录的内容是观察记录最核心的部分,教师应客观、准确地描述幼儿游戏的全过程。

6.解读幼儿行为
     客观描述幼儿的游戏之后,教师应对幼儿的行为进行专业的分析,这个过程需要教师运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和相关的教育理论。对于很多教师来讲,这可能有些难度,却是做好观察记录必需的一部分。记录不是为记录而记录,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评判幼儿的发展,以便为其提供更适宜的课程和教育策略。

7.反思
     在解读完幼儿的行为之后,教师应该对自己创设的环境、提供的材料、介入的指导等进行反思,寻找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后面继续支持幼儿发展的具体策略。

三、观察记录的使用

     在教师写完观察记录之后,一定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写的东西是有用的,而不是仅仅交给园长做个记录、批个“阅”字就“沉睡”在档案盒子里了。观察记录可以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研讨
     如果是有目的的观察记录,那么教师们可以围绕观察目的,交流各自的观察记录。幼儿园每学期都应该安排几次围绕观察记录开展的教研活动。此外,案例研讨式教研活动的案例均可来自教师的观察记录。

2.调整环境与课程的依据
     幼儿园室内外环境的调整、游戏材料的投放、园本课程或园本化课程的建设都应该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而教师撰写的观察记录就真实地反映了幼儿的需要、兴趣、发展特点和水平,所以,观察记录是幼儿园调整环境与课程的依据。

3.评价幼儿的发展,作为幼儿成长档案袋重要的组成部分
      观察记录是用叙事的方式记录幼儿的表现,而解读就是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更真实,更具有客观性、针对性、实效性,可以帮助教师摈弃那种“评语式”或以“分数”高低为标准的简单而无效的评价方式。当然,把观察记录放进幼儿的成长档案袋,也是其中最具有专业性的材料,最受家长欢迎。

4.用于家园沟通
     有时会听到教师们关于现阶段家园沟通难的抱怨。想想也确实不易,一方面家园沟通是一门学问,年轻教师需要学习和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可能也与教师专业权威的形象没建立起来有关系。而高水平的观察记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用于家长会、半日开放活动、家访、家园沟通栏等都会更有效地增强家园沟通的实效。

5.作为班级故事与孩子分享
     去掉观察记录中的解读和反思部分,教师配合图片或视频讲述的游戏故事可能会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自己的故事。会讲故事的教师善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因此游戏故事讲述的过程也会成为师幼共享的美好时光。
  • 您可能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查看:4747 | 回复:0

中原系幼教网旨在通过为幼儿教师提供优秀、专业、原创的教育教学资源,为中原幼教事业发展助力。
关于我们
企业简介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友情链接
新手指南
内容审核
商家合作
广告合作
园所入驻
项目合作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手机版| 中原幼教发展共同体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