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中原幼教网

搜索

[切换城市]

[科探区] 在科探区材料的选取和投放过程中,幼师应注意这些问题...

[复制链接]
中原幼教发布
2019-3-18 00:00:00 4386 0 看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幼教同仁,享用更多功能,海量资源轻松获取。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
科学区角活动
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
幼儿可以在科学区角
自由选择、操作和投放材料
从中获得科学经验
教师在科学区角中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宜
将会直接影响幼儿的

科学探究兴趣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那么科探区应该如何选取和投放材料

如何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呢
幼儿在幼儿对材料产生无聊感后
重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
投放的材料需要具备什么特性呢

......

针对这些问题
老师应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科探区应该如何选取和投放材料
应选取生活中

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投放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有兴趣的材料是学习最好的刺激
着眼于幼儿爱玩的事物有
石头、水、各种镜子、吸铁石、贝壳
各种质地的球、各种颗粒状的食物
各种玩具.....


平时注意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兴趣点
设计活动目标
有意识收集相应的活动材料
充分让幼儿玩这些感兴趣的东西
从而实现活动目标
要让幼儿有目的地探索这些东西
我们还必须提供相应的辅助材料

如:放大镜、分类盒子
各种塑料管、手电筒、电池等

OV5BB4lbh2evK070.jpg

幼儿通过辅助材料可以
更彻底的观察、触摸要研究的东西
凭借一定的辅助材料
也可以做一定的实验
发现现象和问题

如让幼儿研究摩擦起电的实验时
除了提供玻璃棒、碎纸屑、毛巾
用毛巾摩擦玻璃棒的一端外
还需要提供丝绸布、毛线等

除了让幼儿发现玻璃棒
吸住碎纸屑的现象
并思考到摩擦的玻璃棒
有静电的结论
同时探索不同材料
摩擦玻璃棒能否起电
能让幼儿发散思维

J5knmT222u2d2toK.jpg


还能巧用废旧物品
如:老师或幼儿带来家中的洗发水瓶
化妆瓶子投放到“理发店”
方便面碗种上葱、蒜
小朋友把以前穿过的小衣服带来
变成了“娃娃的盛装”
瓶盖做成串铃
......

幼儿参与制作
动手能力进步了
创新意识增强了
环保意识提高了
也更喜欢玩区域活动了


投放的材料应适合

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



幼儿园科探区角中
投放的材料种类丰富
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特点

小班观察阅读类、科学实验类材料少
科学玩具类、制作创造类材料多
中班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
制作创造类材料多

大班各种类型的材料都比较丰富

这种投放方式与各个年龄段
的特点和教学重点相契合

小班幼儿认知水平有限
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
和基本的观察能力

科学玩具类和制作创造类新颖有趣
容易引发小班幼儿的兴趣
锻炼小班幼儿的观察能力

POC7l4LTLl64og1t.jpg

中班幼儿认知水平有了
一定程度的发展好奇心强
教学重点是丰富幼儿的科学经验
观察阅读类材料可以扩展幼儿的视野
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

大班幼儿热衷于科学探究
教师注重引导幼儿对科学方法的学习
科学实验类材料的投放
能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幼儿科学实验能力的发展

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
投放相应的材料
有利于实现幼儿
年龄特点和教育性的有效结合

Np6HdS696tNj6QTs.jpg

如何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呢
幼儿在幼儿对材料产生无聊感后
重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
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越强
其探究的兴趣也就越强
幼儿的主动性调动的越充分
其获得成功的机会越多
对自己的信心也就越大



为了能使幼儿的探究活动
真正深入有效的进行
我们在材料的设计上
尽量考虑能形成系列的活动
如,“有趣的磁铁”
“平衡的秘密”
“快乐转转转”
“玩水系列”
......

pxvH4Wu8Lp4fSpDr.jpg

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
在频繁的个体操作中针对某个科学现象

做持续、深入的探究
以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
和科学现象的兴趣
并有助于拓展幼儿
探究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学习电主题时
教师投放了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后
鼓励幼儿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
刚开始幼儿的积极性很高
都愿意去玩这个玩具

他们基本上掌握了连接的简单方法
都能让小灯泡变亮

kJh2QDDcqJrBdahR.jpg

可是过了几天
教师发现去玩这个玩具的
小朋友逐渐减少了
于是教师在科探区
第二次投放材料时

又增添了一个型号不一样大的电池
一根同样长度的导线
和一个相同度数的灯泡
又激发了幼儿继续探究的兴趣
活动中,幼儿很快地与材料互动起来
开始了新的探索......

投放的材料需要具备什么特性呢

投放的材料应该具有引导性
所谓材料的引导性是指
教师提供的材料应能引导幼儿
做出"成品”

引导性是体现科技活动款学的
款育性的科学性的重要因素

试想,如果我们只强调
活动材料的探究性
而忽视材料的引导性

那么教师就可以随心所地提供各种材料
不必管幼儿用这些材料能做出什么
这些材料能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Nx13tX6Y88s89B1G.jpg


所以强调引导性实际上就是
要求教师考幼儿的实际能力
考虑材料之间的关联
考虑材料所提供的线索对幼儿的启示
考虑最终要让幼儿获得什么样的发展
可以说,只有具有引导性的材料
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材料的引导性不是教师的语言指点
更不是教师代替幼儿提作
而是内化在材料中的“指路"线索
使材料具有引导性的关键
是找到材料与活动期结果间的关联

例如,在制作汽车过程中
教师为幼儿提供的轮子、窗子等材料
可以启发幼儿去制作汽车
而不是其他物品
但是,这种引导性因素
对某些幼儿来说可能还不够
因为这些材料所透露的信息
还不足以帮助幼儿完成汽车的任务

在实际操作中
幼儿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

比如轮子有大小
不知道该用哪种轮子
为此,教师可以事先
把每种汽车的配件分开摆放
以帮助幼儿轻松的拼装出一辆汽车

kuWpZ6pY77XzJbjy.jpg

科学区角活动
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
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
科学区角材料投放的研究
全面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创造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
有意识地研究科学教育方法
提高科学教育能力
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
  • 您可能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查看:4386 | 回复:0

中原系幼教网旨在通过为幼儿教师提供优秀、专业、原创的教育教学资源,为中原幼教事业发展助力。
关于我们
企业简介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友情链接
新手指南
内容审核
商家合作
广告合作
园所入驻
项目合作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手机版| 中原幼教发展共同体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